人並非選擇了名為「設計師」的職業,而是要選擇名為「設計師」的人生。在宮本武藏的《五輪書》中提及:「了解各職業之道。」每個職業都有其道,木匠有所謂的匠人之道,商人經商也有所謂商之道。我慢慢的體會為什麼要了解各職業之道,就是透過職業去體會人生,各職業就是一種人生的詮釋,每個職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,都會對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。
設計師要經由「覺察」為人著想,這就是客製化的精神。但如何覺察?這必須倚靠人生的經驗,去認識這個地球,去體驗不同的生活型態,去體驗不同的時間與空間。體驗不同時間代表「覺知」,時間無時無刻都在改變,先了解過去的回憶與現在有何不同,進而發覺每天的變化、每個小時的變化、每分鐘的變化,甚至是每秒鐘的變化。生活上的經驗不足,也會導致無法覺察變化,「為何這樣」的原因。經由觀察與思考,通常可以得到收穫,如同安藤忠雄所言:『要24小時的思考,甚至連睡覺的時候也要思考。』如果能用如此的心態為人著想與服務,相信沒有做不好的設計。
假設如此為人著想,覺得不值得?例如報酬總是不夠好,這時候就要回過頭去尋找自己的動機,是否真心的為人著想。正面思考與細節習慣的培養,可以幫助度過難關,提醒正面的思考,避免與負面能量過於親近,因該多培養好念頭的習慣,而避免一開始就產生壞的念頭。細節的培養在於多養成於獨處的時候,意即「君子慎獨」,是一個人的時候也謹慎心念,其實也是招致貴人的不二法門。
再利害的設計師也無法在開始的時候,就了解對方的喜好,所以送上第一次設計圖的時候,都是在觀察對方,最重要的是否與自己的想像力相符合。為他人著想的一種想像力,更是一種編故事與創造感動的能力。做設計工作經常會有一個盲點,便是了解不夠,尤其在設計與業務分權體制下,往往面對客戶的是業務,而不是設計師本人。成熟的設計師應該親自的面對客戶,溝通本來就是設計師的工作,一對一的與客戶溝通「易於」一對百的與消費者溝通,設計的工作最終是與大眾溝通。設計師的工作原本就是美妙的,可以當「量化」的設計師,也可以當「質化」的設計師。沒有好壞之分,只有方法與操作的不同,設計師本身所能享受的是哪種,哪種就是美妙。
編造故事的能力。設計師的工作是一種創造性的工作,在許多時候都必須為商品創造故事。尋求「設計」的人(顧客),是為了求得「故事」而非知識。是尋求一種「感動」而不是一種情報。設計師必須了解其中的差異,如果顧客還有一顆尋求「設計」的心,做為設計師的人就必須為顧客尋找想要的感動,這份感動,甚至與設計師的美學價值無關,因為每個人的感動是不能用美學或者視覺衡量,而是與設計師為他人真心付出有關,既使是一個正面的價值意義也可以引發深刻的感動。
轉載於以設計為名
設計師要經由「覺察」為人著想,這就是客製化的精神。但如何覺察?這必須倚靠人生的經驗,去認識這個地球,去體驗不同的生活型態,去體驗不同的時間與空間。體驗不同時間代表「覺知」,時間無時無刻都在改變,先了解過去的回憶與現在有何不同,進而發覺每天的變化、每個小時的變化、每分鐘的變化,甚至是每秒鐘的變化。生活上的經驗不足,也會導致無法覺察變化,「為何這樣」的原因。經由觀察與思考,通常可以得到收穫,如同安藤忠雄所言:『要24小時的思考,甚至連睡覺的時候也要思考。』如果能用如此的心態為人著想與服務,相信沒有做不好的設計。
假設如此為人著想,覺得不值得?例如報酬總是不夠好,這時候就要回過頭去尋找自己的動機,是否真心的為人著想。正面思考與細節習慣的培養,可以幫助度過難關,提醒正面的思考,避免與負面能量過於親近,因該多培養好念頭的習慣,而避免一開始就產生壞的念頭。細節的培養在於多養成於獨處的時候,意即「君子慎獨」,是一個人的時候也謹慎心念,其實也是招致貴人的不二法門。
再利害的設計師也無法在開始的時候,就了解對方的喜好,所以送上第一次設計圖的時候,都是在觀察對方,最重要的是否與自己的想像力相符合。為他人著想的一種想像力,更是一種編故事與創造感動的能力。做設計工作經常會有一個盲點,便是了解不夠,尤其在設計與業務分權體制下,往往面對客戶的是業務,而不是設計師本人。成熟的設計師應該親自的面對客戶,溝通本來就是設計師的工作,一對一的與客戶溝通「易於」一對百的與消費者溝通,設計的工作最終是與大眾溝通。設計師的工作原本就是美妙的,可以當「量化」的設計師,也可以當「質化」的設計師。沒有好壞之分,只有方法與操作的不同,設計師本身所能享受的是哪種,哪種就是美妙。
編造故事的能力。設計師的工作是一種創造性的工作,在許多時候都必須為商品創造故事。尋求「設計」的人(顧客),是為了求得「故事」而非知識。是尋求一種「感動」而不是一種情報。設計師必須了解其中的差異,如果顧客還有一顆尋求「設計」的心,做為設計師的人就必須為顧客尋找想要的感動,這份感動,甚至與設計師的美學價值無關,因為每個人的感動是不能用美學或者視覺衡量,而是與設計師為他人真心付出有關,既使是一個正面的價值意義也可以引發深刻的感動。
轉載於以設計為名